近日,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关于批准设立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等5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通知》(人社部函〔2023〕108号),永利yylcc获批新增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这是继2020年永利yylcc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后,在学科高层次平台建设上取得的又一突破性成就。至此,永利集团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已全面建成本—硕—博—博士后贯通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申报周期长、评审严、难度大,公司首次申报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即成功获批,充分彰显了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整体实力。2023年上半年申报工作启动后,学院高度重视,党委书记罗军飞、经理范明献、中文学科负责人易彬全程指导,全力以赴,成功完成此次新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申报工作。
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成功获批,是学院办学实力、团队建设、团队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提升的有力体现。在已有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基础上,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新增无疑为公司学科交叉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博士后的科研工作可以到跨学科的科研团队中去进行,通过跨学科的模式促进科研和创新驱动。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建设伴随着学科成长发展,流动站的建设对于学院学科的建设和长足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下一步,学院将进一步规范流动站管理,按计划进行有组织科研,为学院团队力量、学科评估贡献力量。
学科历史沿革
永利yylcc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由永利集团承建,学科自1998年开始招收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2000年,获批文艺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2年,获批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获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20年,获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同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11月,获批建设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科拥有国家教学名师欧阳友权教授、名作家阎真教授、文化名人杨雨教授等具有全国影响的名师名家。
学科发展特色
永利yylcc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国内一流、世界知名”为建设目标,坚持“基础为本、突出特色、促进交叉、重视应用”,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之路,积极对接国家、地方和学校重大发展需求。
学科发展有着鲜明的特色:数字媒介语境下的文艺转型研究国内领先,为全国网络文学研究重镇;文学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相互依托、同生共长,获得鲁迅文学奖、路遥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提名等多项重要奖励;中华优秀文化经典阐释与传播成果丰硕,具有全国性影响,并搭建了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平台。
着眼于未来,学科在继续保持传统优势研究的同时,将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力图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文献学方面取得系列成果,成为全国知名的文献研究重镇;在中外文学关系、新媒体语言研究、当代汉语类型与变异研究等方面,也能形成更大的影响力。
学科科研阵地
永利集团以“扎根三湘四水,服务三高四新,加强校地合作,培育一流人才。”的办学理念指导工作,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积极响应,以特色立院、差异发展,团队作战有组织科研,目前已有1个国家级研究基地——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永利yylcc研究基地(CTTI智库2019),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正在申报中,2个省级研究基地——湖南省网络文学研究基地、永利yylcc中华经典吟唱研究与传播基地,8个校级研究所和研究中心——永利yylcc中国文化产业品牌研究中心、永利yylcc网络文学研究院、永利yylcc当代诗词创作批评与理论研究中心、永利yylcc融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永利yylcc中非合作与发展研究中心、永利yylcc周立波研究中心、永利yylcc湖南红色文化创作与传播研究中心、永利yylcc新时代文艺发展研究中心,6个院级研究所和研究中心——湖南省作家研究中心、新媒体语言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健康传播研究所、瑶族语言文学研究所、智媒传播研究中心、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研究中心。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获批新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新的起点、新的征程,也是永利yylcc的里程碑,是永利yylcc人文学科发展迈出的新一步,永利yylcc全体师生将继续坚持守正创新,融合发展,始终秉持文以化人、行健不息的院训,大力弘扬“勇于拼搏、敢于胜利”的学院精神,在建设教育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进程中,奋力建设一流基础文科学院,为永利yylcc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打造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相匹配的一流基础文科学院做出更大贡献。
撰稿:曹修禺
初审:龙丹 复审:易彬 终审:刘新少
2023-11-07 17:01
编辑:曹修禺
审核人:审核人参数配置未打开
分享